【老伛说西游】玄奘身世:金蝉转世

【老伛说西游】玄奘身世:金蝉转世 老伛说西游 新解西游记 第1张

走进洪福寺时,玄奘已经遭遇了四难:【金蝉遭贬第一难,出胎几杀第二难,满月抛江第三难,寻亲报冤第四难】。这后三难老伛已在前面做了交待,为何把【金蝉遭贬第一难】放在《玄奘身世》系列的最后这一讲?主要原因还是原著对此“吞吞吐吐、欲说还休”,有若蜻蜓点水,始终没有给出一个系统的、合乎逻辑的交代。因此,把“金蝉转世”放在此处来讲,既顺应原著的逻辑,也便于为后续系列做好铺垫。

西游记》首次提到【金蝉子】,是第八回《我佛造经传极乐,观音奉旨上长安》,观音按照如来的旨意走下灵山部署西行计划——【佛子还来归本愿,金蝉长老裹栴檀】,这里只是交代金蝉将要归本成佛;再次提及【金蝉子】,是在此后第十一回,魏征与萧星、张道源三位朝臣,“海选”主持“水陆大会”的得道高僧,选中的便是玄奘大师,他【灵通本讳号金蝉,只为无心听佛讲,转托尘凡苦受磨,降生世俗遭罗网】。这次稍微具体一点,但仍然打了“马赛克”,【本讳】就是不便提及本名;第十二回《玄奘秉诚建大会,观音显象化金蝉》,这里是从观音的视角,进一步肯定【金蝉子】已经转世为玄奘,除此没有更多的信息。

接下来是第二十四回《万寿山大仙留故友,五庄观行者窃人参》——【二童笑道:“孔子云,道不同,不相为谋。我等是太乙玄门,怎么与那和尚做甚相识!”大仙道:“你那里得知。那和尚乃金蝉子转生,西方圣老如来佛第二个徒弟。五百年前,我与他在兰盆会上相识,他曾亲手传茶,佛子敬我,故此是为故人也”】——这里通过镇元子大仙,首次交代了【金蝉子】是如来佛的第二个徒弟,从五百年前出现在兰盆会上可以断定,金蝉遭贬是在此后的这五百年间的事。

第二十七回《尸魔三戏唐三藏,圣僧恨逐美猴王》,妖精看见唐僧坐在地上,不胜欢喜道:【造化,造化!几年家人都讲东土的唐和尚取大乘,他本是金蝉子化身,十世修行的原体。有人吃他一块肉,长寿长生。真个今日到了】。这里首次提到【十世修行】,又是第一个说【有人吃他一块肉,长寿长生】。

第三十二回《平顶山功曹传信,莲花洞木母逢灾》,金角道【尝闻得人言:唐僧乃金蝉长老临凡,十世修行的好人,一点元阳未泄,有人吃他肉,延寿长生哩】。这里又补充了一个信息:【一点元阳未泄】。

此后,不同人物多次提到【金蝉子】,但都没有更多的信息。最后是第一百回《径回东土,五圣成真》,佛祖如来亲口说到:【圣僧,汝前世原是我之二徒,名唤金蝉子。因为汝不听说法,轻慢我之大教,故贬汝之真灵,转生东土】。这里把遭贬的理由说的更具体了,是【轻慢我之大教】。

容老伛归纳一下:①【金蝉子】是别称,他本名已经被恩爷刻意回避了;②是如来第二个徒弟;③无心听佛讲,轻慢佛教;④最早在五百年前盂兰盆会后被贬凡尘;⑤经历了十世修行;⑥是个一点元阳未泄的好人;⑦都说吃了他的肉可以延寿长生。在《附录:陈光蕊赴任逢灾,江流僧复仇报本》里,南极星君托梦殷温娇时指出【奉观音菩萨法旨,特送此子与你】。这就让我们清楚地知道,在观音的操弄下,金蝉子又一次投胎转世,他就是我们现在讲述的主人——玄奘或者唐僧。也就是说,在破解了玄奘的“生父之谜”后,我们还应该清楚:⑧【金蝉子】转世为现在的唐僧。

但这样一份“简历”,显然是疑窦丛生的。【金蝉子】本名是谁?恩爷为何要刻意隐瞒?【十世修行】到底是从他被贬之前还是被贬之后算起的?【一点元阳未泄】又如何理解?这“好人”还是我们今天的含义吗?“吃了唐僧肉可以延寿长生”是否确有其事?等等。这些疑问,作者始终没有给出明确解释,但他有意把一个个故事掐头去尾,留下许多“玄机”,只待有心的看官透过这些精巧的布局,去还原一个个完整的故事。因此,要破解这些悬疑,还需要结合更多的情节。在此,容老伛暂且避而不谈,在合适的时机一定从实招来。


眼下,先谈一下看官老爷感兴趣的另外一个问题——金蝉子的法力如何?遗憾的是,像其他问题一样,原著也没有就此做出明确交待。

但在老伛看来,我们无须了解那些所谓的“法力”。悟空有大闹天宫的本事,可面对一帮无名小辈的纠缠,他又能如何呢?失去了“法器”——金箍棒——的猴头,还敢自称“齐天大圣”吗?这西行取经的十四年间,还不是屁颠屁颠地围着唐僧转悠?太上老君的“金刚圈”可是【亮灼灼白森森】,整个佛家无人能敌,但他不是也拿去拴了牛鼻子?

从现实的角度来看。都说“铁打的衙门流水的官”,虽说朝代变了又变,那流水般进出的官人,也换了一波又一波。但伴随着衙门巍然屹立﹑永远不倒的是:只要乌纱帽往脑壳上一扣,无论阿猫还是阿狗,都瞬间变得人模狗样起来。

因此说,与其关注“领导能力”问题,不如关注这个“领导无能”问题。换句话说,为什么会是“无能的唐僧”,而不是“神通的悟空”?是什么原因造成“能者下,庸者上”的“逆向淘汰”机制?

老伛以为:一般而言,“能力”与“忠诚”是组织管理当中一个两难选择的命题。所谓的两难选择,是要求成员具有优秀的业务能力,以确保组织的运行效率?还是要求成员对组织的忠诚,以确保组织的长期稳定?而现实经常是“鱼和熊掌不可兼得”,这就造成了选择的难度。

相对于“能力”评定的简单直观,对“忠诚”的考察则显得复杂而又耗时。所谓的选择难度,其实是对“忠诚”的考察难度而言的。老伛以为,如果把成员对组织“忠诚”的程度定义为“忠诚度”,那么这个忠诚度,是与该组织的合法性成正比的,换言之,这个组织对成员的选择难度,是与该组织的合法性成反比的。

这里所指的合法性是指符合社会发展的一般规则要求,并不局限于某个具体的法律规定。如果这样表示“合法性”过于抽象的话,老伛总结了一个简单的判断方法——【羊头狗肉】,就是把这个组织公诸于众,得到社会广泛认可的行动纲领,权且当作“合法”即可。具体来说:你挂的是羊头,而我又喜欢吃羊肉,这桩买卖就是“合法”,但你挂的是羊头,卖的却是狗肉,这就是“非法”了,我肯定要到衙门告你的。

历朝历代都是在“成王败寇”的唆使下,遵循“暴君——暴政——暴民”的循环逻辑。但没有一个造反者会自贬为“暴民”,更不会以“暴君”的形象,打出建立“暴政”的旗号。相反,他们都是自我标榜为“大救星”,高举着“羊头”的徽标。

“以暴易暴”的前提是“新暴君”必须具备比“老暴君”更残忍的手段,才能实现从“暴民”到“暴君”的华丽转身。尽管“羊头”招来无数的食客,让“大救星”们煞有介事地吹嘘自己具有永远的“合法性”,但由此累积的残暴基因,终究要反映在政治和社会的各个层面,终究要拿出“狗肉”,干起“非法”的勾当。于是,我们看到“优汰劣胜”的“潜规则”,总是充斥着整个官场。

为了降低“非法”带来的忠诚度低问题,这些组织又采取非法手段,控制所有成员的言行——包括能者和忠者,以获得成员对组织的绝对“忠诚”,尽管这种“忠诚”是被动的,运行效率也会受到相当程度的损耗,但组织上在所不惜。

观音展示给唐太宗的“羊头”可以说是膻味四溢——【我有大乘佛法三藏,可以度亡脱苦,寿身无坏】。可她心里比谁都清楚,如来所谓的【三藏真经】,其实就是“狗肉”一堆。可观音不愧是“潜规则”操盘高手,对成员的控制方法和控制能力,真可谓驾轻就熟﹑炉火纯青。是的,一个人或是一个组织,一旦没有底线的约束,就只有想不到的方法,没有做不到的事情。于是,有了“无能”唐僧的【寻亲报冤】,也有了“有能”悟空的【紧箍儿】。前者从心理上,后者从生理上,被牢牢掌握在观音的手中。


接下来,我们再关注一个明显有解的问题:金蝉子是如何【轻慢我之大教】的?

前面提到的镇元大仙,他对两名看家小童道:【不日有一个故人从此经过,却莫怠慢了他,可将我人参果打两个与他吃,权表旧日之情】,并解释说:【你那里得知。那和尚乃金蝉子转生,西方圣老如来佛第二个徒弟。五百年前,我与他在兰盆会上相识,他曾亲手传茶,佛子敬我,故此是为故人也】。

这看似简单的一番介绍,实际上隐藏着一个秘密。试问:在一个“茶话会”上,有人走过来递一杯茶给你,接着交换一下名片,你就可以认为你俩是“好朋友”啦?肯定没那么简单,没有后续的“勾兑”是不可能的。什么“该吃吃,该喝喝”啦,什么“洗洗脚,泡泡澡”啦,自然是免不了的。

【金蝉子】是佛门弟子,而镇元子是道家【地仙之祖】。在佛道两家明争暗斗的背景下,【金蝉子】或许对道学产生了兴趣,并对佛教流露出困惑,甚至有可能与如来展开针锋相对的辩论,当然,这不是“大学生辩论赛”,也不是总统候选人之间的“电视辩论”。无论如何,“领导很生气,后果很严重”。正如镇元子大仙二童所言:【道不同,不相为谋。我等是太乙玄门,怎么与那和尚做甚相识!】,他被如来视为【轻慢我之大教】,而对【金蝉子】实施了“立地成佛”——立在地下人间,成全佛祖愿望。如果说“好人”有胆小怕事的含义,那么,【金蝉子】的所谓“好人”,也许就是这生命换来的教训,从此产生了基因突变,以致西行路上的唐僧,始终表现出胆小怕事的特征。

这是综合各方消息得出的逻辑推论。但这一推论明显是牵强的——整部《西游记》里“既佛又道”的大有人在,【毗蓝婆】就是一例,如来为何就让她【悟出空空真正果,炼成了了自逍遥】?……事实上,【被贬凡尘】还有另一个更为重要的原因,在《师徒情谊:菩提祖师》里,老伛将为您做更深一层的挖掘。


总之,【金蝉子】就这样转世了。据说转世之人对前世发生的事情,是一概不知的。唐僧也是如此,那镇元大仙向他这位【故友】示好的【人参果】,却被唐僧当作“乳婴”而加以拒绝。

这让老伛颇为愤慨:咱们不是说“天上飞的飞机不吃,地上跑的汽车不吃”嘛,何况这是“仿生产品”,你看八戒他们还硬是偷来吃呢!管他什么“没有买卖,就没有杀戮”,这里根本就没有买卖,是哥们自家种的。这不,好端端的一场“迎客晚宴”,硬生生的让唐僧给拒绝了。

“假作真时真亦假,无为有处有还无”,有着“十世修行”和“金蝉转世”美誉的唐僧,捧着金钵化斋——“端着金碗讨饭”,不经意间,为我们演绎了“无为有处有还无”的深刻哲理。想想历史上,但凡想要出人头地的那些“有种乎”们,却又何尝不是在不断重复着“假作真时真亦假”的荒唐故事:明明是村上的“狗蛋”,偏要抓一条小蛇放在亲娘的肚子上爬溜一会,再煞有介事地宣称自己是“真命天子”;明明是“专科”学历,偏要“工作学习两不误”地摸一顶“博士”帽子,戴在自己的脑壳上晃悠晃悠;实在没有创意的,也要干嚎一声“我爸是李刚”……。


“俺一直都闹不明白,同样都是爹妈生的,后来的差别咋就这么大呢? ”



声明:

版权丨老伛博客

编辑丨司马青衫

标签:
作者:司马青衫
附庸风雅也是一种积极的生活态度!(遇见美好,聪明人是分享出去.)
版权所有原创文章,转载请保留或注明出处:http://www.simaqingshan.com/post/1038.html

已有 2 位网友参与,快来吐槽:

网友昵称:6du.in短网址
2楼6du.in短网址游客2016-11-15回复
网站博客微信推广必备神器-6度短网址带统计的短网址!
网友昵称:北京家装公司
1楼北京家装公司游客2016-08-08回复
感谢分享 祝您开心快乐每一天
<a href="http://www.jcsnzs.com/" target="_blank">北京装修公司</a><br/>

发表评论