宗风秋丨忙年

宗风秋丨忙年 宗风秋 深度好文 第1张

  过年,是中国人最隆重、最盛大、最不可怠慢的节日,也是中国人最有仪式感的节日!团团圆圆过大年,是每个中国人最朴素的愿望。


  对于过去的孩子来说,过年最好的仪式感,来自于一身簇新的衣服,就算没有新衣服,至少也要有一双新鞋。所以,记忆中的年,是从秋收秋种之后,就开始忙的。


  秋收秋种一结束,主妇们就开始翻箱倒柜,找出一些旧衣服,洗净晒干,剪裁成许多碎布片,捆在一起。然后选一个朗晴的日子,打浆糊抹袼褙。


  浆糊打好了,找一块门板,铺一层报纸或者撸几把槐叶撒到门板上,均匀地抹一层浆糊,铺一层破布,不管是黑的、蓝的、灰的、白的、紫的、花的,只要铺得薄厚均匀就行。这样重复着铺三四层,袼褙就抹好了。两个人把门板架到向阳又通风的地方,把门板一头垫得高高的,晒去吧!


  半下午,袼褙干透了,从门板上揭下来,一敲“咚咚”响。下一步就是找鞋样儿下鞋底,一次要把全家人的鞋底都下出来,好高的一大摞。下好鞋底后,用更碎的布填鞋底。那时候,一星一点的东西,都被充分利用着。衬好鞋底用白布条儿包边,俗称“粘底子”。粘好的鞋底三四层合在一起晒干,就可以纳鞋底了。几个大姑娘、小媳妇一起坐在阳光下,一边纳鞋底一边说说笑笑,是一件很开心的事儿。那时候大家都没有多少欲望,吃饱了穿暖了,就忙活着、也快乐着。


  鞋底纳好了,去赶集。扯鞋布、买松紧布、买气眼儿、买鞋带子……大人的小孩的,鞋子大小不一样,鞋布的颜色不一样,用的零碎东西也不一样。鞋布买多少,松紧布买多少,都要事先计算好了,到时候才不至于丢三落四。除了买这些东西,还要买衣料,要早早送到缝纫铺量好尺寸,要保证在过年之前,把新衣服新鞋子都做好。


  主妇们每天都有忙不完的活:洗衣做饭、喂猪喂羊、纺棉线合绳子纳鞋底,用缝纫机上鞋口锁扣眼儿,制鞋帮儿,制好鞋帮上鞋。每做好一双新鞋,就用粗线把两只鞋连缀在一起,放到床头的柜子上。除夕到了,家里的长辈才把新鞋子连同新衣服一起,郑重地发给家里的孩子们。


  男人们也不闲着,他们挖河修渠筑路架桥,一直忙到腊八前后才能收工回家。回来正好开始忙年——赶年集。


  那时候去赶年集,除了拉地排车就是骑自行车。车上载着条篮子,布口袋,买了年货装进去。回到家,一家人都忙着去接,大人孩子,个个欢天喜地。


  赶年集买东西,很挤也很累,这是不允许小孩子跟着的,一是怕小孩子挤丢了,二是怕小孩子乱花钱。萝卜白菜不用买,自家有。粉条海带是必不可少的,猪肉汤炖一锅海带,盛到大陶盆里,吃的时候挖一碗馏到锅里,那是过年的标配。所以,赶年集最先买来的就是海带,用滚热的蒸锅水泡发洗干净,晒到绳子上,晒干之后捆起来,炖肉或者喝咸汤,都离不了它。鸡鱼肉,葱姜蒜,花椒茴香油盐酱醋……年货要慢慢操兑,所以,年集一般要赶到除夕那天上午。最后买来的除了一摞新碗,一把新筷子,还有几挂鞭炮。鞭炮也要计划着买,从除夕到正月十五,啥时候放多少,给孩子多少,这都是有数的。新碗新筷子,用来摆供祭祖先,寓意辞旧迎新,也寓意在新的一年里添丁添口。


  男人们去赶集,主妇们也不闲着,在家烙饼、洗刷、各处打扫。盆子筐子篮子案板,锅碗瓢勺,过年了,所有的用具都要干干净净。


  除了赶年集,蒸年馍也是很隆重的事。花卷、豆包,菜馍馍这是自家吃的,要多蒸。白面馍馍是待客、走亲戚用的,面要发得好,馍要蒸得圆,看起来才美观大方。主妇们最爱听别人说:你家馍馍今年发得真好!这好像是一句过年的吉祥话。


  第一锅白面馍馍蒸好了,主妇先挑一个,放到碗里端到院子里,然后口里念念有词,这是敬奉天地的。蒸年馍差不多要用两天时间,这两天大锅里一直烧着开水,馍馍一锅接一锅地蒸出来,彻底晾凉之后,收起来放到大陶缸里。这一缸的年馍,一般要吃到农历的二月二。


  年馍除了自家吃、待客、走亲戚,还能换小玩具。过年时能用馍馍换的小玩具,除了气球,还有一种用棉花粘成的小鸡,有头有尾有眼睛,尾巴上粘着各色羽毛,下面粘一个能吹出声音的芦笛和一根竹签。这样的小鸡五彩斑斓,很招小孩喜欢。生意人把这些小鸡插在一头捆着麦秸的棍子上,扛着另一头就上街了。随便往当街一站,不用吆喝,一会儿就围满了小孩子。回家拿一个豆包或者一个菜馍,换一只这样的小鸡。然后狠狠地抹两把鼻涕,使劲提提裤子,举着这样的小鸡,在腊月的寒风里一边疯跑,一边吹得嘟嘟响……


  年馍蒸好了,过油炸年货。用大锅,多倒油。姜丝、麻叶是孩子们的最爱,可是,这些总要放到最后才下锅。最先下锅的必须是供奉天地祖先的供菜。供菜有五碗,炸得最多的是萝卜丸子,干净的篮子用烙饼垫上底,炸好的丸子就捞在这里面。来客人了,除了必有的酒菜,最后再来一碗丸子汤,主客都吃得热腾腾、汗津津的,真是说不出的熨帖!


  过完油炸完年货,差不多到除夕啦。除夕上午,开始煮肉,这也是孩子们期盼的!


  肉不能煮得太烂,这样不出碗,也没嚼劲。煮好的肉切片,放入葱姜大料,加上大调熬一锅,先盛出满满一碗摆供,再盛出若干待客,能吃的肉就剩下很少一点儿了,多加海带丝,慢慢炖。猪肉汤炖煮海带,很解馋!


  可是,小孩子们期盼的并不是猪肉汤炖海带,而是啃骨头!肉煮好了拆完了,肉骨头一个孩子分一块,骨头要用牙一点一点慢慢啃,要抹得满手满脸都是油,好像只有这样,才算没有辜负那块肉骨头,也好像只有这样,才有过年的样子,过年的感觉!


  除夕的下午,主妇们活面包饺子,男人们贴春联、端着供菜带着鞭炮上坟祭祖。小孩子们最快乐:男孩子比谁的鞭炮多,谁的鞭炮响;女孩子比比谁的新衣服好看,谁的鞋子漂亮。一边走路,一边不停地看脚尖。鞋子脏了,把左脚放到右边裤腿上抹抹,再把右脚放到左边裤腿上抹抹……小脸蛋兴奋得红扑扑的,小嘴笑得弯弯的,翘翘的,黑头发辫子上的红头绳,也幸福得像要飞起来。


  除夕夜,守岁。主妇们把包好的饺子盖起来;把碗碟都收拾干净,把大锅小锅里都压上馒头;嘱咐男人再往水缸里挑一担水,把院子重新打扫一遍,在大门外横一根拦门棍;然后,检查一遍大人孩子的衣服和鞋子,扣子、鞋带儿是不是都齐全了,再把为数不多的压岁钱,放到孩子的枕头下,这年,才算真正忙好了!


  现在的人生活好了、交通也便利了,想去哪儿去哪儿,想吃什么有什么,小日子过得天天都像过年。不盼着吃肉、不盼着穿新衣、不盼着收压岁钱、更不用忙年,这年,可不是越过越没有年味儿了吗?所以,很多中国人每到过年的时候,就会回忆起那一段又贫穷、又快乐的忙年时光!


  作者:宗风秋


标签:
作者:司马青衫
附庸风雅也是一种积极的生活态度!(遇见美好,聪明人是分享出去.)
版权所有原创文章,转载请保留或注明出处:http://www.simaqingshan.com/post/3278.html

已有 0 位网友参与,快来吐槽:

发表评论